废旧造纸厂!PAC聚合氯化铝,絮凝,成本直降!
造纸废水处理困境
废旧造纸废水因富含短纤维、填料和胶体物质,传统处理工艺常面临两大难题:一是细小纤维难以捕捉,导致出水COD超标;二是使用PAM类药剂虽絮凝效果好,但单价高且污泥粘稠易堵塞设备。以河南某中型纸厂为例,其采用阴离子PAM处理废水,年药剂费用超50万元,且污泥脱水需添加石灰调理,综合成本居高不下。随着环保督察趋严,企业急需一种经济的替代方案。
PAC的针对性解决方案
PAC凭借其多核羟基络合物结构,可吸附造纸废水中的纤维和胶体。对比试验表明,PAC对COD的去除率比PAM高15%-20%,且污泥絮体更松散易脱水。某纸厂实测数据显示,PAC投加量为80g/吨废水时,出水COD从1200mg/L降至250mg/L,纤维回收率提升至85%。此外,PAC单价仅为PAM的1/3,且无需额外添加助凝剂,综合成本直降30%。
经济效益与客户见证
江苏某年产10万吨的废纸制浆企业,原采用PAM+硫酸铝双剂联用,年药剂成本达75万元。改用PAC后,药剂费用缩减至52万元,污泥脱水效率提升使压滤电耗降低20%,年节省总成本超23万元。该厂技术主管表示:“PAC不仅降低了单耗,还简化了加药流程,工人操作失误率减少了一半。”此外,由于出水水质稳定,该厂成功申请到地方环保补贴15万元,进一步放大收益。
操作优化与政策红利
针对高岭土含量高的造纸废水,建议PAC投加量提高至100-120g/吨,并延长反应时间至15分钟。若废水pH偏低(<6),可搭配少量氢氧化钠调节至中性以提升絮凝效率。目前,多地政府对采用环保药剂的企业提供技改补贴(如江苏省对废水回用率超80%的企业奖励10万元),使用PAC可同步满足政策要求与经济效益。我们提供免费试样及技术培训,助企业快速实现绿色转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