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案例实测】聚丙烯酰胺物理处理剂,废旧造纸效率提升3倍,30天回本!
在再生纸行业,废旧纸浆的
杂质分离难、纤维回收率低、能耗成本高是制约产能的核心痛点。某中型纸厂引入
聚丙烯酰胺(PAM)物理处理剂后,仅用30天实现
清洗效率提升3倍、纤维回收率突破90%,且
投资成本全部收回!以下是全程实测数据与技术拆解:
一、痛点:废旧纸浆清洗的“低效困局”
1. 改造前痛点(以某年产5万吨再生纸企业为例)
效率低下:传统水力碎浆+振动筛工艺,单线处理量仅3吨/小时,24小时连续运行仍无法满足订单需求;
纤维流失:细小纤维随废水流失,回收率仅75%,年浪费木浆成本超600万元;
能耗高昂:吨纸耗水15吨、电耗180 kWh,综合成本占比达40%;
污泥堆积:废水含油墨、胶黏剂,污泥含水率98%,月处置费超25万元。
2. 数据画像
指标 |
改造前 |
单线产能(吨/小时) |
3 |
纤维回收率 |
75% |
吨纸耗水(吨) |
15 |
吨纸电耗(kWh) |
180 |
污泥处置成本(万元/月) |
25 |
二、方案:PAM物理处理剂+智能分选系统
1. 技术升级核心
阳离子PAM靶向絮凝:针对油墨、胶黏剂带负电特性,投加分子量1200万的阳离子PAM(0.8-1.2 ppm),实现污染物快速剥离;
涡流离心强化分选:集成PAM反应槽与高速离心机,杂质分离效率提升5倍;
闭环水循环系统:超滤膜+PAM二次絮凝,水回用率从50%提至95%。
2. 改造流程(30天速成)
-7天:拆除旧振动筛,安装PAM加药系统、离心分选机;
第8-14天:调试PAM投加量(0.5-1.5 ppm),优化离心机转速(2500-3000 rpm);
5-30天:全线联动运行,培训人员,数据监控校准。
三、实测结果:效率与收益“三级跳”
1. 效率爆发式提升
指标 |
改造前 |
改造后 |
提升幅度 |
单线产能(吨/小时) |
3 |
9.5 |
217% |
纤维回收率 |
75% |
93% |
+18% |
吨纸耗水(吨) |
15 |
3.2 |
-78.7% |
吨纸电耗(kWh) |
180 |
95 |
-47.2% |
2. 成本与收益分析
投资成本:PAM加药系统+离心机+膜设备=
280万元;
月增收益:
产能提升:月增产(9.5-3)×24×30=
4680吨,按吨纸利润400元计,增收
187万元;
纤维回收:年节省木浆成本(93%-75%)×5万吨×4000元=
3600万元,折合月均
300万元;
降本收益:节水/节电/污泥减量,月省
58万元;
总月收益:187+300+58=
545万元;
回本周期:280万元 ÷ 545万元 ≈
0.51个月(15天),保守测算30天回本!
四、关键突破:PAM如何实现“效率革命”
1. 油墨胶黏剂“秒级剥离”
阳离子PAM通过电荷中和包裹油墨颗粒,配合涡流剪切力,将传统需30分钟的分离过程缩短至
5-8分钟,且洁净度达98%。
2. 纤维“零损伤”回收
PAM温和絮凝避免纤维断裂,回收纤维抗张强度保留率≥95%,可直接用于高强瓦楞纸生产。
3. 智能节水闭环
清洗水经“PAM絮凝+超滤”后,悬浮物≤10 mg/L,硬度≤30 mg/L,直接回用;
浓水蒸发提取的工业盐(NaCl纯度≥96%)外售,月创收12万元。
五、行业启示:小投入撬动大产能
1. 适用场景
废纸种类:混合办公废纸(MOW)、旧瓦楞纸箱(OCC)、新闻纸(ONP);
规模门槛:年产1万吨以上再生纸企业改造性价比高。
2. 复制要点
PAM选型:高电荷密度阳离子PAM(≥40%)针对复杂杂质;
设备协同:离心机分离因子≥2000G,膜系统通量≥50 LMH;
运维关键:每日检测进水COD,动态调整PAM投加量(0.5-2 ppm)。
结语
聚丙烯酰胺物理处理剂以
“低投资、快回报、超”的特性,为废旧造纸行业开辟了一条“产能翻倍、成本砍半”的升级捷径。30天回本的实测数据证明,环保与效益绝非单选题——选对技术,鱼与熊掌亦可兼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