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再生塑料行业,清洗环节的高耗水、高排污成本长期挤压企业利润。传统工艺中,每吨废旧塑料清洗需消耗10-15吨水,且废水含油污、胶黏剂、悬浮物等污染物,COD高达2000-5000 mg/L,处理不达标将面临巨额罚款。而“聚丙烯酰胺(PAM)闭环水循环技术”的落地应用,打破这一困局——节水80%以上,废水回用率超95%,实现排污费归零,同时提升再生料品质,助力企业抢占绿色市场先机!
1. 传统清洗工艺的致命短板
耗水量惊人:高压水枪+化学清洗剂反复冲洗,吨塑料耗水10-15吨,水费占总成本25%-30%;
排污成本高企:含油废水处理费用约50-80元/吨,年产万吨级企业年支出超500万元;
再生料品质不稳:残留化学药剂导致塑料表面泛黄、脆化,产品降级率高达15%。
2. PAM闭环水循环的核心价值
通过“PAM深度净化+膜分离回用”技术,构建“零排放”清洗系统:
节水:耗水量从15吨/吨料降至2-3吨,节水80%以上;
降污:废水回用率≥95%,剩余浓水蒸发结晶,排污费清零;
提质:PAM去除胶黏剂更,再生塑料洁净度达99%,售价提升10%-20%。
1. 系统工艺流程(以PET瓶片清洗为例)
预分拣破碎:去除金属、砂石,破碎至8-12mm碎片;
热洗:80℃热水冲洗,初步分离标签、油污;
PAM强化清洗:
投加0.1%-0.2% 阴离子PAM,吸附微米级胶黏剂颗粒;
配合涡流摩擦机,清洗时间缩短至8-10分钟;
固液分离:旋流器+离心机分离杂质,污水进入处理系统;
水处理闭环:
PAM絮凝:投加0.05‰阳离子PAM,COD去除率>90%;
超滤+反渗透:截留悬浮物、油脂,产水回用至清洗线;
蒸发结晶:浓水提炼工业盐,实现液态零排放。
2. 关键设备与药剂选型
PAM类型:阴离子PAM(去胶黏)、非离子PAM(耐高盐);
膜系统:聚偏氟乙烯(PVDF)超滤膜(孔径0.01μm)+抗污染RO膜;
智能控制:在线浊度仪、电导率仪联动调节PAM投加量与回用水比例。
以年产5万吨PET再生颗粒企业为例:
指标 |
传统工艺 |
PAM闭环系统 |
年化收益 |
吨耗水量(吨) |
12 |
2.5 |
节水47.5万吨,省水费285万元(6元/吨) |
废水处理成本(元/吨) |
65 |
0(回用+蒸发) |
节省325万元 |
再生料品质提升 |
A级料占比70% |
A级料占比95% |
溢价收益:5万吨×2000元/吨=1000万元 |
排污罚款 |
100万元/年 |
0 |
节省100万元 |
总收益 |
— |
— |
1710万元/年 |
分析:
系统改造成本约1200万元;
年收益1710万元,投资回收期<9个月。
浙江某PE薄膜回收企业引入闭环水循环系统后:
节水效果:吨料耗水从14吨降至2.8吨,年节水56万吨;
排污清零:废水***回用,年省排污费380万元;
品质升级:薄膜透光率从88%提升至93%,客户订单量翻倍;
认证增值:通过GRS(***回收标准)认证,出口单价提高18%。
光伏+蒸发结晶:利用厂房屋顶光伏供电驱动蒸发器,降低能耗30%;
PAM污泥资源化:干燥污泥制成RDF燃料(热值3500kcal/kg),替代煤炭;
AI水质管理:机器学习预测水质波动,动态优化PAM与膜清洗周期,延长膜寿命2倍。
结语
聚丙烯酰胺闭环水循环技术以“节水-净水-零排”为核心,将废旧塑料清洗从环保负担转化为竞争力优势。面对***循环经济浪潮,率先布局绿色水循环系统的企业,必将赢得政策红利与市场先机,开启再生资源行业的黄金时代!